广州万企共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
ENTERPRISE NEWS
企业动态
不要被情绪误导决策
有人说,自己看待事物都挺消极的,看来成不了大事——这是很常见的问题,很多人把“情绪”与“智慧”混淆。成大事靠的不是“消极”或“积极”的情绪,而是“智慧”。不要被情绪误导了自己。没有绝对一生下来就消极或悲观的人,也没有一生下来就绝对积极或乐观的人。消极或积极,更多的是一种身体的激素分泌或健康状况的反映。与智慧无关,更与能否成大事无关。
心生万物
巴菲特有句特别有意思的话:“永远走大道,大道人少。”老子也说:“大道甚夷,而民好径。”如果你害怕人多拥挤,那就走大道吧,因为大多数人都在寻找捷径,都在找小路。但如果你是想成就大业的人,就只能选择一条道,就是“大道”,不是因为人少,而是因为这是唯一的正道。对于企业老板来说,想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,没有什么花招,只有一个心法。
管理靠机制,而不是靠“讲道理”
人类社会有两条基本公理,第一,“认知决定意识”,人想象不到认知外的世界。第二,“利益决定行为”,一万次苦口婆心的教导,不如一个好的奖惩机制。基于以上的两条公理,做企业管理,关键的抓手就是“好的机制”,激发团队向上向善。否则,累死管理者,下面的员工也无动于衷。
人,是一切经营成功的根本
老板一定要学会第一性思维,即找到事物成功的第一推动力。对于渡过生存期的企业来说,经营可持续成长的关键,就是“人”。业务是不断变化的,但人才生产体系却是相对固定的,因此,老板一定要打造培养人才的土壤,以不变应万变。
把产品做到最好,你就能成功
读《SaaS增长方法论》很有启发,企业成功的根本就是“好产品”。优秀的企业都有一个好产品,伟大的企业有一系列好产品。衡量产品好坏的关键,不只是看业绩,更要看客户的反馈。在信息越来越透明的时代,靠炒作与流量,只能捧出“流星”。真正长盛不衰的,一定是“口碑驱动的好产品”。
与多少人共赢,就可以承接多大的财富
很多办公室挂“厚德载物”,但很多人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。我说得直白一些,“厚德载物”就是指:你与多少人共赢,就可以承接多大的物质财富。这就是中华文化的根基。也是儒家之所以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正道基因。要更深刻理解“厚德载物”,就必须了解儒家到底是什么“家”。
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
读《价值投资3.0》感触颇多。亚当·西塞尔把价值投资分成三个阶段,分别是格雷厄姆对应的“低成本阶段”、巴菲特对应的“品牌价值阶段”以及西塞尔提出的“科技阶段”。其实,这三个阶段的划分, 也适用于企业发展阶段的划分。从成本优势,发展为品牌优势,再到科技优势,这是企业持续升级的必然选择。
哪吒的成功,说明宏观预测根本无效
最近爆火的《哪吒2》电影,上映21天创造123.19亿票房,打破世界动画电影纪录,成为新的世界冠军。当人们在探讨它的成功之道时,我却在关注它所映射出来的另一个朴素的真理:在投资的世界里,任何宏观经济、大盘走势,甚至行业趋势等预测与分析,都是坐井观天、无稽之谈。这个世界是由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公司、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产品、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人创造出来的。只有关注具体的公司、具体的产品、具体的人,才能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。伟大都是由1%的顶尖人物创造出来的,剩余的99%都没有投资价值。
投资的本质是什么
很多想成为巴菲特的人,天天研究他的“价值投资”逻辑。很多人费尽心机进行财务分析,研究了一大堆的计算公式。其实这些都是“缘木求鱼”,找错了方向。价值投资的本质,就是“深度咨询式研究”,即进入企业内部,像咨询公司服务一样,彻底把企业的一切都搞明白,自然能得出公司未来发展的结论。数字与公式都是幻觉,只有深入企业内部,才能看到真相。
机遇比需求更重要
战略就是追求增长,而大增长必定来源于大机遇。机遇是技术、需求、趋势等共振的结果,抓住大机遇,才能实现跨越式增长——这就是华为的增长法则。
投资,就是提高“增量价值占比”
理解一个词,必须从它的定义入手。好的定义,就是对于这个词所代表的全部世界观以及方法论的浓缩。因此,对于人生的重大课题,一定要阅读经典、蒸馏回忆,尽量自己去提炼其定义。一旦找到了精确的描述语,那么这个课题将到达“顿悟一刻”。“投资”就是我已经逐步解开的人生重大“课题”,通过5年左右时间的贯续思考,我已经找到了相对精准表达的定义,拨开财富创造与分配的迷雾、直指价值投资的第一性原理。
2025,万企开启新征程
今天是大年初一,在此代表万企同仁,恭祝所有的新老客户,新年快乐、蛇年大吉。
关闭弹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