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万企共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

理想的组织模式:无为而治

类型: 王紫杰老师心得
阅读量: 43
发布时间: 2025-09-03 11:00:00
导读
老子倡导“无为而治”,即“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”这种治国理念其实也可用于企业组织治理。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,但以海尔为代表的众多企业,已经开始实践这种“无为而治”的组织架构,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。尤其对于现在的90年、00后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年轻人来说,过去那种军事化组织、科层式组织,都在逐渐失去光环。因此,企业家一定了解如何向“无为而治”的组织形态进化。

第一节:何谓“无为而治”

老子说:“我无为而民自化,我好静而民自正,我无事而民自富,我无欲而民自朴。”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。老百姓怎么可能自我教化、自我纠正、自我创富呢?

其实上,老子所说的,不是一种“理想”状态,不是一种“完美社会”的乌托邦想象。而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民众自治的状态。

但之所以在中国大部分历史上无法实现,绝大部分原因不是“民众”的问题,而是领导者的问题。领导者的认知,决定了他会把民众当做什么样的人,于是采用对应的组织架构。于是,民众就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。

所以,民众的行为,其实就是领导者思维的镜子。

如果你相信员工是不可信的,懒惰的,不上进的,那么,你的组织吸引过来的,都是这样的人。于是更加强化了你的认知。

同理,如果你的“人性假设”是员工都是可信的,人性本善,愿意承担责任并创造价值的,有自主创新精神的,那么,你的组织环境就会吸引这样的人过来。

所以,把自主决策、自由创造能力还给员工的组织,就会诞生“无为而治”的场景。老子所说的“自化、自正、自富、自朴”,就会很容易出现在你的面前。

第二节:生态型组织,就是“无为而治”

一家企业很容易消亡,除非他根本不是一个“生命体”,而是一个“生态”。没有人在管理整个原始森林,但这个森林里自己会不断的涌现各种各样的生物,不断产生优胜劣汰的竞争,不断的自我更新、自我修正。

森林里每天都有生物创生,也有生物灭亡,但整体永恒长存。这就是生态型组织。

很多老板喜欢军事化组织,感觉执行力强,出成果快,总想最快速的成为“行业第一”——这明显就属于短视的行为。

老虎是森林之王,很威风吧?最容易灭绝的就是老虎,因为他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能源,一旦出现天灾,他的食物减少,第一个灭绝的就是他。

所以,军事化组织崛起得快,衰落的速度更快。

企业追求的不是短期的胜利,而是百年生存、行稳致远。因此,只有去中心化、去科层制的生态型组织,才能像森林一样,无处不在、无孔不入的渗透到客户群体之中,无论任何的风雨,都能平安渡过。

海尔的“人单合一”就已经进化得接近了这样的形态,每个员工都是“创客”,都可以根据客户需求,自主提出“创业项目”,然后公司内部通过电子合约,快速整合一大批对此感兴趣的“创客”,自由联合,构成“项目小微”(即小型创业团队),利用海尔的强大资源体系,快速打造产品、快速完成销售与交付。

每个项目都有生命周期,但这种“共组、共创、共享”的灵活团队却可聚可散,完成项目就散掉,项目失败也无所谓。

单个项目的成败,根本不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生存——这种快聚快散、机动灵活、去中心化的组织体系,几乎是不可能被某个危机彻底破坏的。

这种强大的组织生命力,已经远远超越了军事化组织与平台型组织。

追求永续的生存,才是企业的最低目标与最高目标。从这一点来说,张瑞敏与那些所谓的“永远争第一”的企业家们相比,一个是珠峰,一个是小土丘。

我们万企正在打造的“共创战略”,就是打造生态型组织的实践。不做500强,要活500年,才是真正的经营大智慧。

老子说:“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: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……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”

谁能读懂老子,谁才真正明白生态型组织的高维度智慧。

返回企业新闻 <
关闭弹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