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万企共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

巴菲特是股神,还是经营之神

类型: 王紫杰老师心得
阅读量: 656
发布时间: 2023-10-07 00:00:00
导读
投资与实业经营本质上是同一套方法论,这是很多企业老板不懂的地方。很多人立志做巴菲特,希望通过股市投资变成“巨富”,结果投资亏钱,做实业也不成功。因为他们误解了巴菲特。巴菲特的中后期的投资成果,明显是基于实业经营能力而获得的。所以,称他为“股神”是不准确的,更务实的说法是“经营之神”。这一点从他的选股模型之中,即可看出端倪。

DSC00230.jpg

【前言】投资与实业经营本质上是同一套方法论,这是很多企业老板不懂的地方。很多人立志做巴菲特,希望通过股市投资变成“巨富”,结果投资亏钱,做实业也不成功。因为他们误解了巴菲特。巴菲特的中后期的投资成果,明显是基于实业经营能力而获得的。所以,称他为“股神”是不准确的,更务实的说法是“经营之神”。这一点从他的选股模型之中,即可看出端倪。



第一节、巴菲特的投资模型


巴菲特在与芒格合作之后,经历了伯克希尔纺织厂的失败投资,喜诗糖果的意外成功,可口可乐的价值坚守、所罗门银行的艰苦救助……等一系列的投资打磨,逐渐形成了4位一体的投资模型。


即在巴菲特眼中,值得投资的理想公司,要同时具备“好生意、好公司、好管理层、好价格”这四大要素。现在我们逐条分析。


第一条标准,“好生意”是指公司的商业模式。商业模式按收入与付出关系,可以分成四类,即“辛苦不赚钱”、“辛苦能赚钱”、“不辛苦不赚钱”、“不辛苦能赚钱”。


很明显,巴菲特更愿意选择“不辛苦能赚钱”的公司,即像可口可乐一样,可以稳健复利增长,同时相对垄断的商业模式。


第二条标准,“好公司”。是指这家公司的经营能力很强,财务稳健、债务杠杆低、风险小;在同行业属于领军企业。


第三条标准,“好管理层”。这一条是最重要的标准。也是很多人忽视的一点。巴菲特核心的投资逻辑,就是选择优秀的管理层,尤其是品格正直、能力突出的领导人。


在《芒格之道》一书中,巴菲特的合作伙伴查理·芒格透露了巴菲特的选人标准。芒格举了一个例子:优秀的管理者是这样的,你把他从火车上扔下去,扔到一个偏僻的小镇,不给他钱,他在这个小镇上诚实本分的经营,用不了多长时间,他又发家致富了。


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巴菲特认可的管理者,实际上就是可以白手起家的成功创业者。这是巴菲特最重看的投资要求。


第四条标准,“好价格”,就是“值1元钱的东西,用5角钱来买”。即用低于真实价值的价格买入,这样决定买的一刹那,就已经知道投资会成功了。


以上的“好生意”、“好公司”、“好管理层”、“好价格”四条标准中,除“好价格”之外,都是经营实业的核心能力。一家公司的老板不需要选择好的商业模式吗?不需要把自己的公司经营得出色吗?不需要把自己变成德才兼备吗?


因此,成功的投资家,也一定是成功的企业家。因为二者所需的能力模型,几乎是一样的。



第二节、投资的心法


投资能力的本质,就是实业经营的能力。这就是常识,但很可惜的是,99%的人总想走捷径。


事实上巴菲特的经营能力极为出色,他在“华尔街日报”、“所罗门银行”等多家公司任职过董事长或CEO,成功挽救这些公司脱离困境。


所以,想成为巴菲特的老板们,当你有意愿、也有能力足以担任所投公司的董事长时,你才有资格、也有信心投资这家公司。


但很可惜的是,炒股的人中,90%的人以为自己比其他人厉害,不愿意去遵守这些常识。总想走捷径,于是不断地跳进一个又一个陷阱。


第一个陷阱,贪婪。“戒贪”是第一个成功法则,谁贪谁赔钱。起心动念错了,结果注定失败。


做实业的人都清楚,一年有15%的净利润就不错了。做投资的收益率能稳健在20%,就已经是股神级别的了,普通人一年可以稳定赚10%,已经属于高手。试图通过股市实现高收益的人,根本不懂实业赚钱的艰辛。


第二个陷阱,风险。做企业首先考虑风险。做投资也是一样。


芒格说:“我们根本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,我们出手的时候很少,即使是出手,我们也是如履薄冰,对可能承担的风险感到不安。”


当你充分考虑一切风险因素的时候,并且完全能承担风险的时候,才能出手。这是投资大师的实践心得。


第三个陷阱,速成。缺乏长期主义的坚守,总妄图速成,是投资最大的忌讳。做企业要勤勤恳恳、扎扎实实,但一旦到投资中,反而容易浮躁,难以坚持。


总之,把以上三个陷阱反过来想,就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,即“戒贪”、“风控”、“长期”。这三个关键词,既是投资成功的基本功,也是实业经营的心法。


因此,无论投资,还是实业经营,无论方法论,还是指导思想,本质上都是一样的。大道相通,别无二法。


最后,用芒格的一段话送给想做投资的人:“只要开动脑筋、埋头苦干,把眼前的每件事都处理好了,你最后很可能打造一家优秀的公司,伯克希尔用的也是这个方法。”



本文完。

返回企业新闻 <
关闭弹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