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的本质是什么?
【前言】很多老板都想把产品做成品牌,但他们以为起个名字,拍个广告,到处宣传,就是品牌了。问题是,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,你每天接触成百上千的广告信息,你究竟记住几个呢? 不懂品牌的本质,大多数推广都是无效的。
第一节:品牌的本质
先说我对对“品牌本质”的定义,再讲其中的原理。
品牌的本质,就是可以低成本识别与记忆、并能唤起行动的特殊符号。
这个定义有3个关键词,一是“低成本识别与记忆”,二是“唤起行动”,三是"特殊符号”。
想了解上述三个概念,请看下图,我认为它是全世界最好的品牌之一。
看到上面这个“警告”符号,几乎不用任何语言与解释,你都能马上识别出来,快速理解其中的意思,就是有危险,要当心。然后你就会提高警惕,小心行动,避免意外。
如果你的品牌能达到这样的表现效果,你就超越了 99%的品牌,可以节省99%的广告费用,达到快速传播的效果。
为什么“警告”符号如此有效呢?因为它完全符合我的品牌定义。
第一,低成本识别与记忆。人类是先进化出视觉,然后才是语言,最后才有文字的。
世界范围内人类拥有文字的历史不过才5000 到1 万年,拥有语言能力是30万年前,而拥有视觉识别能力则为6亿年前,那时的原始动物开始出现可以感光的蛋白斑块。
越是底层的能力,越是稳定的,简单的技能,越是低能耗的。也就是说,人类视觉识别能力的能耗成本最低,而文字能力的能耗成本最高。
品牌的基础功能,就是把产品价值抽象成简化的符号,让人们可以完全不费力的识别与记忆。
你看看成功大众消费品企业的标志,很多都符合这个原理,比如apple标志,就是咬了一口的苹果。麦当劳标志,巨大金色的M形拱门。耐克标志,一个简洁的勾线。
如果你的品牌图案过于复杂,那就会大大提高顾客识别与记忆的能耗,那就无法植入顾客的心智,更无法达成驱动购买的目的。
第二,品牌要完成“唤起行动”的目的。记忆只是第一步,要让顾客想到你的符号,就产生联想,直接驱使他产生购买行动。
这里的关键就是让你的符号与顾客内心的固有行动“心锚”紧密关联。
比如,餐饮的行业很多用大厨高帽子做符号,这就是唤起心锚,让人想到美食。学校标志常用书本,医疗机构常用红十字,都是一样的道理。
所以,品牌千万不要复杂化,一定要简化、易联想化、符号化,最终目的都是让顾客低成本识别、低成本记忆、低成本唤起行动。
其实,品牌与产品是完全不同的事物,产品是存在现实世界里的,品牌是存在于人类的头脑里的。
要想更深入了解品牌的形成原理,就必须理解人类的认知原理。人类的头脑获得的从来不是世界的真相,而且更利于生存的“界面”。
第二节:认知的真相
美国认知科学家,唐纳德·霍夫曼在《眼见非实》一书中提出一种颠覆性的观点,即人类对现实的感知从根本上是有缺陷的,进化以一种优先考虑生存而不是准确性的方式塑造了我们的感知。
他进一步提出了一种“感知界面理论(ITP)”,即人类的每个感知系统都是一个用户界面,就像电脑桌面。这个界面是由自然选择塑造的;它可以因物种而异,甚至因物种中的不同个体而异。
呈现真实性质不是人类感知系统的目的,相反,它的作用是隐藏真实性质--就像电脑桌面图标是为了便于生存,而不是反映电脑真实结构。这样才能避免晶体管、电压、磁场、逻辑门、二进制代码和软件编码的繁琐细节把你绕晕。
因此,人类所感知到的空间和时间并不是客观实在,只是适应性信息的一种数据格式,一种用来对信息进行压缩和纠错的格式。时空中的物体并不是客观实在的本质呈现,仅仅是关于适应性的信息,以一种符合智人需要的特定图标形式编码。
更进一步可以推论,时空只是人类感官制造出来的虚拟现实,一副头脑自己制作的眼罩,你看到的东西都是你的发明,你只要一瞥就能创造它们,眨眼之间就能摧毁它们。
简而言之,进化要求对感知进行适应性改造,适应性改造必然导致对外界信息进行压缩式编码,压缩式编码形成虚拟界面呈现,这个虚拟界面,就是人类感知的时空,因此,王阳明说: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。"
说白了,何止品牌是一种人类心智中的虚拟符号,万事万物只要能被人类感知,就都是虚拟符号,与电脑桌面上的虚拟图标没什么两样。
如果感知界面理论是对的,那么你的世界都是你自己虚拟出来的,那也就意味着,你可以自由创造自己的梦想世界,人类可以得到真正的身心解放!
本文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