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万企共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

管理靠机制,而不是靠“讲道理”

类型: 王紫杰老师心得
阅读量: 72
发布时间: 2025-04-11 08:13:29
导读
人类社会有两条基本公理,第一,“认知决定意识”,人想象不到认知外的世界。第二,“利益决定行为”,一万次苦口婆心的教导,不如一个好的奖惩机制。基于以上的两条公理,做企业管理,关键的抓手就是“好的机制”,激发团队向上向善。否则,累死管理者,下面的员工也无动于衷。

018.png


一、管理即机制


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美国军方发现降落伞合格率仅99.9%时,坚持要求制造商必须达到100%合格率。制造商起初认为“任何工艺都不可能绝对完美”,但军方调整质检方法:随机抽取降落伞,由厂商负责人亲自试跳。此方法实施后,不合格率迅速降为零。  


上面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。但不是所有人都会明白里面的奥妙。


不合格率之所以可以快速降到0,本质就是把“厂商负责人”的利益与“质量”直接挂钩,从而迫使“负责人”全力以赴了——这就是“机制”的本质。


真正驱动人类行为的,不是“道理”,而是“利益”。所以讲道理没用。必须把“道理”放在“利益”的基础上,这种“道理”才能得到维护,否则“道理”也会“失传”。


机制就是“把员工利益与公司目标直接绑定”,从而让员工为了个人利益,主动去完成公司要求的事。


所谓“管理”,就是利用机制的力量驱动他人完成目标。


所以,管理即机制,机制即管理。没有机制,就没有管理。不懂设计机制的管理者,不是称职的管理者。


因此,机制可以应用在各种场景中。从宽泛意义上说,“法律”就是一种机制,用于维护社会的和谐。如果仅靠“道德自律”,社会早就“黑道当家、暗无天日”了。



二、向上向善的机制


很多人诟病“外卖算法”——逼迫外卖员违章、超速以便在限定时间内送达。这种“惩罚性算法”引发了大量的交通事故以及伤害。


机制有力量,但机制不能成为“压榨人的帮凶”。


根据《千脑智能》理论,大脑创建了一个预测模型,但这只是意味着大脑会不断预测输入的信息会是什么。预测并不是大脑时刻会做的事情,而是大脑的一种内在属性。大脑永远不会停止预测,预测在大脑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当大脑的预测得到验证时,就意味着大脑中的世界模型是准确的。一个错误的预测会使你注意到这个错误并更新该模型。


也就是说,“机制”设计,从短期来看能驱动员工完成任务。从长期来看,通过“对错的奖惩反馈”可以塑造人们大脑里面的思维模型,从而引导他们建立正确或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。


因此,“机制”不仅要为公司的业绩目标负责,更要为人们的人生成长负责。


好的机制,要引导人们向上成长、学习新知、突破挑战。要引导人们先公后私、先人后己,形成美好的品格与坚韧的性情。


因此,管理中的机制设计,要满足“做成事”与“做好人”的双重标准。这才是真正考验管理者的基本功。


彼得·德鲁克说:“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每一个人的善意和潜能。”


“好机制”就是实现这个“管理本质”的落地抓手。



全文完。


返回企业新闻 <
关闭弹窗